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精品学校 精品专业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文化基础部集体备课制度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文化基础部集体备课制度

 

为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特制定我校文化基础部集体备课制度。

    一、指导思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整合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集体备课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突破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

    二、基本原则

1.超前性原则。新学期正式开学前一周内,备课组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分配主备任务,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主备人应于集体备课前一周将初案电子版打印或通过网络告知本组成员,各成员接到主备人初案后,迅速阅读并提出不同建议(作好记录),便于集体备课时讨论交流。

2.完整性原则。一方面,在分配备课任务时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另外,备课时要通览教材,明确本课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主题性原则。每次集体备课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确定一个主题,使每次集体备课都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主题可根据学校阶段工作重心公布的主题确定,也可由教研组长根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自我生成。

4.创新性原则。所谓备课,并非是机械地按照课标、课本、教参、进度逐节备,而是要依据学科的教学宗旨和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的二次开发。集体备课时,备课组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科学地重组教材。另外,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案或学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设计。

5.实效性原则。集体备课时,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6.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备课时,老师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的备课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沟通。

7.互补性原则。集体备课时,要深入开展研究讨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要取长补短,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三、主要内容

1.备课标。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与课标的具体联系,把握课标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要求,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2.备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备出“可不讲”的内容,节约授课时间。

3.备学生。重在分析学情,即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4.备教法。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和导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备学法。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学习流程和学习方法,科学安排学生活动,特别是要注意设计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形式和方法。

6.备练习。练习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随堂练习、课后补充练习和单元检测练习。各类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能够覆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题型多样;还要体现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

生的需要。

    四、基本流程

1.任务分解。每学期开始前,教研组长要召开组内教师会,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本期集体备课的主备任务,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进行合理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使主备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准备,从而提高备课质量。备课组在分解主备任务时,不能硬性分配,也不能搞平均主义,应适当考虑教师的特长和年龄特点。

2.个人初备。主备教师应在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广泛吸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写出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或导学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设想、学法安排、课时划分、教具准备、教与学的过程、练习(含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和单元检测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在集体研讨前三天,主备教师将教案打印分发(或传电子文本)给组内教师,每位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教案的基础上,写出恰当的修改意见,重点可侧重于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在变“教师如何教”为“学生怎么学”上下功夫。

3.集体研讨。主备教师作为中心发言人,要认真分析教材、学情,阐明教学设计思路,对重点、难点问题及自己困惑的问题提请大家讨论,组内其它教师则要针对主备教师备出的教案找问题,提意见,寻良策;还可以就主备教师备课中的困惑或教师教学实践后的反思等展开讨论。集体研讨注重的是“研”与“探”,要在交流中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为动态的合作研讨,从而达到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为了保证研讨交流的深入,应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也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相互争论。最后,备课组长要综合研讨情况,对教案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

4.复案生成。主备教师根据集体研讨中大家提出的有益建议,及时进行修改完善,生成相对完善的二次教案,再打印分发(或传电子文本)给组内教师。

5.个性设计。这是提升教案质量、张扬教学个性的重要环节。备课组内各成员都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本人教学风格等,对主备教师采纳集体智慧修改生成的二次教案进行再修改,最终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6.教后反思。课堂教学后,青年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其主要方式是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或存在的不足,教学的智慧与技巧,学生创新的火花等。每次集体备课前,要安排一定时间交流各自的教学反思,进一步发挥群体智慧,提高今后相同教学内容的备课质量。

    五、实施要求

1.时间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备课组,每学期集体备课不少于三次。

2.组织形式。集体备课以学科组为单位,由教研室主任或指定的教师主持。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均应参加,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和领导参加。

3.具体要求。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三备四定五统一六明确”。“三备”(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五统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重难点,作业及考查办法。“六明确”:明确课时目标,明确核心知识,明确训练方向,明确操作流程,明确调整内容,明确预期效果。

4.存档共享。集体备课应由专人做好记录,记录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科目、参加人员、备课内容(章节)、主讲教师陈述内容、集体讨论内容(每位老师的发言)等。每次集体备课的记录,经主持人、主讲人、记录人签名后存档。

   六、主要职责

(一)备课组长职责

每个教研组长为集体备课组组长,主持备课活动。每次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内容、有收获。

1、制订集体备课计划,确定时间、主备人分工、主备内容划分等等。

2、带领本组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3、主持备课会议,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听取备课组成员的建议,安排备课、讲课。

4、指定记录人,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二)备课教师职责

1、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参考资料,明确章节间、学科间的关系及地位,了解学情。要准确把握相关的课程要求。

2、服从备课组长有关备课要求和内容的安排。主备人应精心备课,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组内其他教师也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等,可写出提纲式的教案。

3、在备课组会议上,主备人要将自己的备课设想和备课过程作介绍(说课),详细介绍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叙述自己对本单元或本章节本课的整体构思,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的设想,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等。主备人要将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然后由参加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4、在备课组会议上主备人为备课组会议作充分准备,在集体讨论过程中,组内教师要主动发言,直抒己见,表明观点和看法,做到有话题、有见解、有创新、有改进。

 


Copyright © 2019-2022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