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精品学校 精品专业

第二轮早会分享-敖海军-三尺讲台,万里江山

三尺讲台,万里江山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思政部(文化基础部) 敖海军

三尺讲台,年轻老师如何站稳?如何站好?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价值实现,更关乎万里江山。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假期的学习与思考。

一、站在三尺讲台,需以诚毅为本

从我们立足的三尺讲台角度讲,“诚”是什么?我想这里的“诚”就是牢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产生的学校,诚心诚意的让我们的学生拥有真才实学,让他们拥有技术性收入

高职学生学到什么才算有真才实学?或者说哪些要素决定他们的收入?可以通过党中央的相关文件看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构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随着时代变化,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也在更新换代。在农耕时代,土地要素最重要,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香饽饽。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投入所获得的报酬比重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利用学到的最科学的管理、最前沿的知识、最先进的技术等会为他们赢得收入。

我们文化基础部的老师是最先接触学生的人,如何在课堂上帮助他们树立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努力方向,快速掌握学习方法,同时面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怎样让处于学习底层的不绝望、中间层的不满足、上层的不松懈,是我们以诚毅为本,做传道授业解惑人的责任和使命。

“毅”是什么,就是每日不断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教知识,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站好三尺讲台,如履薄冰,真需要谨慎细致,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有各种方式,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作为教师,诚毅为本,还要扎根专业,做成长路上的有心人。29号的说课比赛,我参加了思政组,觉得这个学期大家整体提高,用最简短的话评价就是年轻教师已经“风度翩翩”,下一步经过努力就会在讲台上绽放!年轻教师能否在讲台上绽放自己,乍看是方法问题,深挖是文化底蕴,文化底蕴靠扎实学识和经验阅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团队共进。在长征路上,部队过夹金山时,有6名红军战士在风雪中倒下了,停止了呼吸。洪学智看见后,不忍心把他们留在山上,就招呼人把他们抬下了山。到山下在一个磨房里避风寒,他们烧水煮青稞,把冻“死”的战士也抬进屋里。后半夜,磨房内温度升高,一个战士发现一名冻“死”的战士动了一下。洪学智他们赶快用人工呼吸给他抢救过来。有一个人活了,说明另外5个也有希望。大家就一个一个地抢救,结果救活了5个人,有一个年轻一点的没有救过来。

我们在一个学校一个部门工作,如果单打独斗,只是一名老师;如果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大家才能称为同事。希望大家顾全大局、建设团队、依靠团队,扎根专业,齐头并进。

诚毅为本,还要做学生心灵的守护人。教师站在讲台上,好像看清了学生的样子,实际上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一个个精神世界。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教知识,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物质生活、手机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培养的是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文恬武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尺讲台,关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关乎万里江山。

二、站稳三尺讲台,需要思接千里——没有大量的研究就没有真正的教学

假期,一个学生问我写材料的事情,他说:“我每天都看单位出的报纸,我觉得上面的文章我也写得出来,真拿起笔开始写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

“写作是一种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是一个深思、分析和反复练习的过程。”同样,站好三尺讲台也是一种不断训练、不断研究才能获得的技能。教学与科研是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斯大林说:“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实践”。如果“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里的“理论”与“革命实践”,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科研”与“教学实践”。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和日常的生活的区别,就在于它基于经验,但是又高于生活的经验。它是经验中抽象提炼出来的规律总结以及这种规律总结的科学的运用,所以教育教学是有科学的。不要以为教育教学就可以漫谈,它不等于聊天,不是拉家常,上课也不是我们日常的谈心,它背后有科学的规律遵循,有专业理论支撑。高等数学教学需要研究,因为对于我们高职来说,学生基础薄弱,很难把课听下去。其他几门文化课也需要研究,比如思政课为什么难讲,你告诉他1+1=2,他欣然接受,深信不疑。但是教给他一些道理,特别是他觉得耳熟能详,但是实质上似是而非的道理却非常困难,因为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对的,它涉及到了价值判断。我们上了一两轮课,感觉没什么问题了,但是“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大家用20分钟时间把整本教材讲出来的原因。要讲好课,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教材,吃准吃透教材的基本精神、逻辑关系,全面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做好教材转化,编写好教案,把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需要我们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与研究并不矛盾,对于我们来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科研,就可以兼得鱼与熊掌。教学是研究的目的和动力,研究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老师讲:“有个老师一开始觉得要评职称,不想在教学上花那么多时间。后来按照学校要求备传统美德精品课,在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就发了几篇论文,还拿到了北京教学比赛大奖。”没有研究,教学就无法改进,在研究的过程中,捋清了思路,科研成果水到渠成,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年轻的文化基础部来说,对于科研还很薄弱的我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团队共进。我们文化基础部三周的培训期间,已经意识到,当一个团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队整体产生出色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如果科研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能多走弯路,哪热往哪走,到最后导致找不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建议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真正的科研团队。每一个教研组围绕所教科目,梳理几件事情:第一梳理出学科基础理论问题是什么?第二,这个学科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前沿问题是什么?第三,这个学科方向你的特色研究是什么?这样基础、前沿、特色汇聚在一起,每个人围绕所选择的理论、前沿和特色,来选择你的研究课题(每个人自己申请,自己设定,但是你必须围绕这个学科方向来设计你的研究的计划,以及你研究的任务和目标)、论文发表以及教学设计的主题,围绕每个老师列出自己的计划,教研组长每年做一个总结,再重新部署。

打个比方,我们把这种团队科研计划暂且叫“塞罕坝计划”。基础理论问题,可能涉及到研究土质问题、气候问题、树苗品种问题;理论与实践问题,可能涉及到研究栽培技术问题、现代灌溉技术问题;特色研究可能涉及园林设计、生态教学、开展旅游等等。那我们的思政、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五个教研组各自有自己的理论问题、理论与实践问题、前沿问题、特色问题,梳理出来,大家选题研究。将来教学的开展可以考虑打破现在的每位老师教授整本教材的方式,以研究的专题开展教学,比如思政的基础课六章内容,分成几个专题,一个老师只讲一个或两个专题。利用团队的力量,让每个教师成教学专家、研究专家。如果扎扎实实去做,肯定会有扎实的成果。当然研究,不一定就是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等等。

三、站好三尺讲台,必须专业过硬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书中写到,心理学家纳尼利安贝蒂曾发给学生们3卷关于某位老师的录像带,录像经过消音处理,时长各为10秒钟。她发现,学生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打出评分。接下来,录像被剪短到5秒、2秒,所得的评分并无差异。之后安贝蒂将这些瞬间做出的教师质量评分,与上过这些教师整整一学期学生所做的评分做了比较,竟然发现两者几乎一模一样。

不知道这个实验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没有去考证,但是我相信,一个专业不过硬或者不谙教学之道的老师,他的脸上的肯定会有不经意间自动显现的一些特征,让学生轻易就能做出判断。

我们学四史知道, 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算起,因为它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被称为科学?因为它在基于真理性的价值性和在基于科学性的实践性的基础上出发,而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用道德、人性、神来说明历史的运动(从“理性或道德原则”出发),不是从现实前提出发,从而变成了一种“教义”,无法成为科学。

同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一味的靠我们的纪律约束、道德谴责、花样翻新式的吸引。更多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讲好科学。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我们对所教学科能够融会贯通,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的时候,我们才能深入浅出的把课讲明白。

年轻时我先后教过《数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跨度很大的课程,现在跟大家最想分享的就是劝大家术业有专攻,没有专攻一业,真是很遗憾的事情。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有所谓‘两个拳头打人’的说法,企图在两个战略方向同时求胜,结果是一个拳头置于无用,一个拳头打得很疲劳,……‘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为可以制敌,结果为敌所制。”希望大家专心研究你的任教科目以及任教科目所需要的拓展知识。

我们文化基础部老师的讲台之下,是一百多个学生,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仅是“以一当十”的,可以说是“以一当百”的,也许将来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就站到了千人、万人的讲台。

有句话叫“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每一位老师,要充分运用教研组的合力,集中文化基础部、全校、全市乃至网上全国专家等很多人的力量苦炼内功,还要团结一心,不计较个人名利,遇赛事就勇于出征,跟名校老师或者与比我们建校早的老师去比赛,即使输了也是输的光荣,万一赢了,就是胜的伟大。

在“教师——名师——大师”的路上,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没有这样一种努力是一切都不成功的。

最后想说,每天早上的学习分享与我们党的游击战一样,将来一定是必须抛弃的,但是在今天却是宝贵的和需要坚持的。除了这轮分享交流,大家要做好下学期最后一轮的脱稿分享准备。

希望大家以诚毅为本,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强教学研究,专攻、深耕一业,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以能力的日渐提升、灵魂的高贵丰富,不负三尺讲台,不负万里江山。

                             2021年8月31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第2版。

2.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务部编:《党校精品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版。

3.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靳婷婷译:《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年4月第2版

4.冯秀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座:《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科研导向,打造思政课教学科研中财现象》



Copyright © 2019-2022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