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渗透性和高融合性特点,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7月,为贯彻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落实《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加快我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发展目标为:1、产业格局加速形成。加快建设雄安新区大数据产业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引领区,承德、张家口(张北、怀来)、廊坊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动工业、农业、教育、交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6个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在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等N个行业领域开展融合应用,形成"1+3+6+N"产业发展格局。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到2022年,各市主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5G基站数量超过7万个。全省大数据服务器规模突破200万台,建成以数据存储为基础、数据融合应用为重点的全国领先的张承廊大数据走廊,打造京津冀主存储基地和北方算力中心。
3、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到2022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大数据企业超过50家,培育引进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大数据相关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2020年9月,河北省发改委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构建“绿色、智能、创新、融合、开放、互动”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根据方案,河北省将加快建成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即“智慧绿能云”平台。研究制定能源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机制,以电为核心,逐步实现煤、电、油、气多种能源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交换和挖掘分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面向政府决策、社会治理、智慧用能等方面的需求,探索构建典型应用场景,创新运营模式,扩大能源大数据中心辐射范围,提升河北省能源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来源:河北日报《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