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9月26日茶诗分享苏轼《寄周安孺茶》

《寄周安孺茶》

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

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

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

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

颇见绮纨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

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

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

闻道早春时,携籯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

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

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

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

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

沿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

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

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

地僻谁我从,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

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一、注释

姬旦,即周公。

《桐君录》:古书名。书中提及茶事,相传为周公所传。但作者无考,亦可能为后人伪托。

常、李:指常伯熊为李季卿煎茶之事。

鹿门佳士,指皮日休。

天随翁,指陆龟蒙。

中泠,指扬子江中泠水。

康王谷,指康王谷家水。

异邦:指西蕃。唐肇《唐国史补》卷下云:“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顾渚者,此蔪门者,此昌明者。’”此史实说西蕃饮茶,其茶皆由内地茶乡所出。

 小龙:茶名,为宋代名冠天下的龙团凤饼之龙团,龙团又分大龙团和小龙团,因团面上印有龙纹故称,建州北苑御焙产制。丁谓为福建路转动使时始创制。[宋]张舜民《画墁录》上说:“丁晋公”(即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后蔡襄为福建漕运使时,改龙凤团茶为小龙凤团茶,号为贡茶珍品。

团凤与葵花:均为茶名,宋建安北苑御焙所产贡茶,团凤即团面上印有凤纹,与小龙同系龙团凤饼中的凤团。 

葵花:约始产于宣和三年,系葵花形团茶,也名“蜀葵”,径一寸五分,面有龙纹,属,第三纲即第三批入贡茶。

琐细:琐屑、藐小。

叶家白:茶名。指宋代北苑壑源叶姓产制的名茶,有叶家白、叶家春等。均属上品名茶。

髹筒(xiū tǒng):涂上漆的竹筒。

燠(yù):热。

二、简评

此诗虽长,但句句不离茶,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咏茶诗。诗的开篇,就是一部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简明历史, 是一部茶史的诗化,从周公写起,一直写到宋代,概述中国饮茶的历史过程,写得大气磅礴,气象万千,千秋茶史历历在目,是茶诗中的大手笔。

讲述了从周公姬旦所著《尔雅》即有“槚,苦茶”的名称;《神农食经》也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晋朝的杜育最先用《荈赋》来描写茶;唐代的陆羽成就了世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从此,茶业迅速发展,饮茶之风风靡中外;后来,又有皮日休和陆龟蒙,互相唱和,留下《茶中杂咏十首》和《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这样优美的诗篇。陆龟蒙还亲自种茶,制茶,研究茶,“有田数百亩,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他们对保存茶业史料和发展茶文化都有重大贡献。随后,对宋代的名茶小龙、团凤、日注、双井进行品评;对茶叶的采摘、制作、烹煎、品尝以及饮后“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美妙感受都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茶好诗。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