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泉茶
王禹偁
甃石封苔百尺深,
试茶尝味少知音。
唯余半夜泉中月,
留得先生一片心。
一、注释
偁(chēng)同“称”。(chèn)古同“称”。
甃(zhòu):1.井壁。2.用砖砌(井、池子等)。
知音:指懂得茶味的知心朋友。
陆羽泉: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双溪,俗呼陆家井。据清嘉靖《余杭县志》 载:“陆羽泉在县城西北三十五里吴山界双溪路侧,广三尺许,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极清冽”。史载,陆羽因“安史之乱”,从湖北天门到浙西余杭近郊的苎山隐居,自号桑苎翁,著《茶记》一卷。不久寓居径山附近的将军山麓的双溪,在此品尝清泉试茗,后世遂称陆羽品过的泉为陆羽泉,又称桑苎泉。
陆羽隐居苕溪期间,访茶寻泉至天目山,其达北天目径山北麓“双溪”(双溪唐时隶属吴兴郡)时,见天目四岭之水常年流经两溪,汇成苕溪源头,溪水清沏见底,周围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是植茶佳地。便就地采摘野生茶籽,教村叟播种,并在山下溪畔结庐著书,舍旁一泓清泉,汲来烹茶,细品各地名茶。
二、评析
诗人以陆羽泉烹茶,睹物思人,感觉到惟有这半夜泉水中的月亮曾驻了茶圣一片心意;吊古伤今,颇有一种“试茶尝味少知音”的孤独之感。
三、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咸平四年卒,年四十八。《宋史》与《东都事略》有传。禹偁性刚直,遇事敢言,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曾三次遭贬黜。著有《小畜集》。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其诗文清丽可爱,颇受后人推重。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王禹偁属“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