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
曾几
贫中有佳设,石鼎事煎烹。
顾渚草芽白,惠山泉水清。
酌多风可御,薰歇雾犹横。
饮罢妻孥笑,枯肠百转鸣。
一、解释
孥(nú):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
“饮罢妻孥笑,枯肠百转鸣”:饮茶过多,枯肠百鸣,引起妻儿哈哈大笑。
二、简评
曾几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陆游曾在《曾文清公墓志铭》中提到:“故太师秦桧用事与敌和,士大夫议其不可者辄斥。 公兄为礼部侍郎,争尤力首斥,而公亦罢。 ”[4](《渭南文集卷三十二·曾文清公墓志铭》P559)曾几因其兄长触怒秦桧而遭受牵连被罢官。 被罢之后,他侨居江西上饶,自号茶山居士。直到秦桧死后,才被起用为浙东提刑。在仕途不得意的这段时间里,他的人生处在低谷时期,自然而然的,诗作中会有一些愁苦色彩。 从这一点看,曾几的茶诗又不同于宋朝文人一般的茶诗, 他无法做到如苏轼一般的超然与旷达,只能努力解开心结,寻求解脱,却难以摆脱心中无可奈何的愁绪。 在这里,茶是困顿苦闷生活的体现。
这首诗写作者煎茶自饮,设石鼎茶具,注惠山泉水, 虽在贫困之中仍不忘煎茶品茗,看似轻松惬意。 但这好茶的闲适之情却并未真正渗透到诗人的心中。在诗的最后一句写到“饮罢妻孥笑,枯肠百转鸣”,饮茶过后,心境并没有得到好转,而是看着妻儿的笑意,回思一家尚处贫困当中,顿觉枯肠百转,流露出一份愁苦和无奈之情。 他虽品茶,茶却并没能疏导郁结之情,反而更加烦恼低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