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行》
日郑樵
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
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迁回惬所适。
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
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
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
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一、解释
偃蹇(yǎn jiǎn):1.骄横;傲慢。2.困顿;窘迫。
耽(dān):1.沉溺,入迷:~乐。2.迟延:~误。~搁。
幽僻 (yōu pì):幽静而偏僻。
怿 (yì):本义:喜悦。怿,悦也。——《说文新附》
前种武夷后郑宅:指宋代武夷岩茶与郑宅茶。郑宅茶,出产于福建仙游县郑氏宅。民国《福建通志》卷4引《遁斋偶记》云:“闽中兴化府城外郑氏宅,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虽武夷岩茶不及也。”
大招二陆:二陆,指嗜茶之唐人陆羽与陆龟蒙。大招,指《楚辞》中的诗篇《大招》。其内容与形式如同《招魂》。此句言其为陆羽与陆龟蒙招魂之意。
二、简评
此诗以歌行体写采茶,以其身体力行,其采茶之述不同于客观描述者,虽尚未饮茶但仍然感到有一种精神上的喜悦,“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先怿”。此种心情,是没有亲自采茶的人无法理解的。
三、作者简介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