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4月21日茶诗分享杨万里《题吴江三高堂陆鲁望》

《题吴江三高堂陆鲁望》

杨万里

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山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蹈破五湖光底天。

一、解释

鲁望: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872年,陆龟蒙不再追求功名,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 每当寒暑适可,身体没什么毛病,他就乘上小船,挂上篷席,带着书卷和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在三万六千顷的太湖里,水天一色,直进入空明境界。有时也来往于其他水域,所到的地方稍不如意,就马上离开不停留。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曾说自己就是汉涪翁、渔父和江上丈人。

笠泽:(lì zé):即松江。指太湖。

弁(biàn)山:又名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弁山发脉于东天目,由莫干山绵亘而北,经三山(位于湖、长、安三市县交界处),过西苕溪即弁山。

绝弦:“绝絃”。断绝琴弦。《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终身不復鼓琴,以为世无足復为鼓琴者。”此事种子书均有记载,文字略有不同。后遂以“絶弦”喻失去知音。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伯牙絶絃於钟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唐沉佺期《伤王学士》诗:“感游值商日,絶弦留此词。”宋司马光《送王待制知陕府》诗:“絶絃悲宿草,抚首念诸孤。

二、简评

这首诗写陆龟蒙“无利无名一老翁,笔床茶灶任西东。”的潇散生活状态:读书不为做官,面对俗子懒得睁眼,逢着诗人如遇知音。在笠泽弁山,笔床、茶灶、渔船是他的“三益友”,湖中赤脚弄明月,“蹈破五湖光底天”即是对陆龟蒙的现状的描写也是作者心中抱负的豪迈宣言。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