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8月17日茶诗分享张拭《题榕溪阁》

《题榕溪阁》

张拭

寒溪澹容与,老木枝相樛。

其谁合二美,名此景物幽。

太史昔南骛,於焉曾少休。

想当下榻初,清与耳目谋。

品题得要领,亦有翰墨留。

我来访遗址,密竹鸣钩辀。

稍令旧观复,还与佳客游。

树影散香篆,水光泛茶瓯。

市声不到耳,永日风飕飕。

所忻簿书隙,有此足夷犹。

平生丘壑愿,如痼不可瘳。

虽知等喧寂,终觉静理优。

更思濯沧浪,榕根浮小舟。

一、解释

樛(jiū): 1.向下弯曲的树木:“揽~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2.纠结:“故殇之绖不~垂,盖未成人也。”3.求:“~天道其焉如。”4.姓。5.樛(liáo):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骛(wù):本义指纵横奔驰。泛指疾驰。:骛驰(车马奔驰);骛行(驰行);骛神(驰神);骛置(急驰传递);骛骛(奔腾的样子)。3.追求;强求。也作“务” 。

钩辀(gōu zhō):1.鹧鸪鸣声。 2.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丘壑(qiū hè):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江来, 庐山访丘壑。”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

痼(gù):根深蒂固,难以治疗矫正的。如:“痼疾”、“痼习”、“痼癖”。

瘳(chōu):病愈。《书经·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翏”意为鸟飞跑了、“疒”表示疾病,两者合起来表示疾病飞跑了。本义:疾病消失了。

静理(jìng lǐ):1.清净之道。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2.静息调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建言知名》:“上震怒曰:‘朕宫中静理,犹视庶事,今气体未復,岂可不自爱。’”

濯(zhuó):1.洗,如,濯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2. 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童山”。3.祓除罪恶。

二、简评

诗的前四句“寒溪澹容与,老木枝相樛。其谁合二美,名此景物幽。”写榕溪阁的景色与幽静的氛围。“太史昔南骛,於焉曾少休。想当下榻初,清与耳目谋。品题得要领,亦有翰墨留。”写“太史”南驰的时候曾经在榕溪阁停留。从“我来访遗址”起,写诗人到榕溪阁再次游览的所见所想,并表达了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在榕溪阁濯沧浪,乘扁舟安静畅游。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