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思政部(文化基础部) 计算机组杜超
内诚于心,外诚与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两则小故事:
一、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南门之外,宣告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们将信将疑,没有响应。商鞅又将酬金加至50金。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完成了移木,商鞅立即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一时间,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二、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任君主,他有一名爱妃叫褒姒,周幽王每天都想着哄她开心,给她极尽奢华的生活,但褒姒很奇怪,没有笑容,天天都冷若冰霜,仿佛没什么能引起她的兴趣,周幽王就发布悬赏,希望有人能献计,这时有个人提出了个建议,何不用烽火台召集诸侯试一试呢,周幽王一听,欣然采纳,果然点燃了烽火,诸侯看到烽火,都率领着军队前来,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千军万马如同儿戏一样被戏耍,站在城楼上的褒姒看到这一幕,觉得非常好玩,开心大笑,周幽王大喜,便觉得以后就按这个方法博美人一笑,后来周幽王又连续戏耍了诸侯几次,褒姒是高兴了,但诸侯失去了对周王室的忠心,以后再也不来了,导致了国灭身死的下场,成为了后人的笑谈。
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顺利进展,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倘若恪守诚信、言行一致,定能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同事和学生的配合、信任。相反,口是心非、出尔反尔,终将失道寡助,走向平庸。
杜超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