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俗》
李新
卜占遵火兆,诅誓谨归诚。
渡笮苍猱捷,旋碉墨蚁轻。
养生茶作命,据崄石为城。
纵去擒来事,无人是孔明(自注:西山誓鬼名归诚王。)。
一、解释
火兆:古代龟卜时灼文呈现的一种兆象。《周礼·春官·占人》“凡卜簭,君占体” 唐贾公彦疏:“凡卜欲作龟之时,灼龟之四足,依四时而灼之,其兆……邪向背者为火兆。”
诅誓(zǔ shì):犹盟誓。
笮(zuó):指用竹篾拧成的索:笮桥(竹索桥)。
猱(náo):兽名,猿属。身体便捷,善攀援。
崄(xiǎn):古同“险”。
二、简评
此诗写羌族人生活习俗。羌族地区山高谷狭,交通险阻,羌族人凭智慧架起了竹索桥,索桥在古代称“笮”,是将竹绳系在河谷两岸坚固的物体上,不用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横跨江面,上铺木板,以通人畜。羌族民间存有一些禁忌,如:火塘是神圣的,任何人不得跨越火塘,他们按照禁忌严格遵守。生活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灵敏、迅捷的身体,以及以茶为养生保健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