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根据其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可区分为“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团队计酬”式三种类型传销。随着互联网等社交软件工具和APP 平台的迭代发展,传销活动由异地聚集型传销行为,向新型网络传销行为演变。
网络传销主要类型
(1)购物创业型网络传销。以“消费返利”“健康保健”“就业创业”“社群运营”“养老医疗”等名义,建立网络购物平台,开发移动App平台或微信小程序,借助社交软件进行宣传推广,采用“收取入门费,发展下线、组建层级、团队计酬”等方式,从事传销行为。
(2)投资理财型网络传销。以“金融理财”“资本运作”等名义,攀附曲解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社会热点概念,以高额返利、创新回报为诱饵,吸引群众参与的传销活动。此类传销多伴随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应及时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3)微商财物型网络传销。通过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微商分销系统,借助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线上线下推广,以“新零售”“新业态”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
(4)矿币链通型网络传销。以“区块链”“元宇宙”“数字资产交易”等名义,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机、区块链、炒外汇等营销运作,以收取入门费、鼓动发展下线组建层级并实施团队计酬的传销活动。此类传销同时涉及非法集资和非法经营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按规定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5)非法直销及直销违规型网络传销。以直销名义或者以直销经营许可证为幌子,纵容或默许合作方、关联方打着直销企业旗号或者借助直销牌照影响力,以股权激励、资金盘、投资分红、挂靠等方式,借助互联网和社交软件,从事传销活动。
新型传销表现形式
(1)骗取财物。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采取编造、歪曲国家政策,虚构、夸大经营、投资、服务项目及盈利前景,掩饰计酬、返利真实来源或者其他欺诈手段,从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缴纳的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的费用中非法获利。
(2)层级关系。认定网络传销行为所称“层级”和“级”是指组织者、领导者与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之间按照推荐和被推荐关系所形成的上下线关系层次,以及非组织者、非领导者在传销组织中的身份等级。
(3)团队计酬。传销活动的组织者或者领导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传销活动的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层级关系,并以下线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团队计酬”式传销活动。
(4)网络传销。设置不符合商业惯例和经营常理的高额奖励;诱惑他人缴纳高额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后加入者缴纳的费用支付先加入者的奖励;必须是无限发展下线才能支撑资金链不断裂;最终目的和结果都是骗取财物。
避免陷入传销陷阱的六招方法
(1)防范“杀熟”,警惕暴富诱惑。亲友介绍异地投资、工作机会,或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邀请旅行游玩、介绍对象等,一定要谨慎。涉及具体企业的,要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App平台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等进行核实查证。
(2)仔细查询、核实公司信息。正规招聘网站上的公司,并非全部正规。一定要仔细核查,包括公司详细地址、电话、业内评价或已做的成功案例等。不排除传销组织套用其他公司信息,最好多方询问公司所在地的亲友或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查证核实、提高警惕。
(3)电话试探多询问。电话面试中,可深入问几个专业问题及项目具体情况,如果对方吞吞吐吐或回避问题,一定要提高警惕。
(4)临时变更地址要小心。到达规定地点后,对方打电话变更见面地址,务必要小心。可询问附近群众,是否有这家公司在办公。如对方说派车来接你,不要随便上车,存在与传销组织串通好的可能。
(5)见面地点偏僻不要去。如发现见面地址很偏僻,就不要前往。面试地点地址一定要发给家人、朋友。一般情况下,正规公司都会签订合约再工作、直接去工地或者项目地点要小心。
(6)了解你家情况要夸大。传销组织通常会问家人是否在身边,在这个城市有没有朋友等。可故意夸大自己的人脉,说在这个城市有很多朋友,医院、警察局也有熟人、传销组织会有所顾忌,你也有机会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