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返回主站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栏目——智能制造系专业群介绍

发布日期:2020-09-02 14:52:25 作者: 浏览:

智能制造系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及机电一体化两大专业群,涵盖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七个专业。


一、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介绍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与修理等各种机械问题的应用性专业群。专业群包含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四大专业。专业群已完成建设力学实训室、热处理实训室、刀具夹具实训室、金相实训室、机械制图实训室、机械原理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等多个基础实训室。建设模具设计实训室、CAD/CAM软件应用实训室、机械设计实训室、冲压模具实训室、注塑模具实训室、零部件测绘实训室、精密测量实训室、数控实训中心、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实训室、机械调试与安装综合车间、金属车削实训车间、数控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多个专业实训室。专业群整体实训室及实训车间的建设能够实现教、学、训、产研一体的功能。

1.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高精密机械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和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数控加工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模具设计、数控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艺管理、制图测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工艺和夹具课程设计、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设计)等。

就业面向:

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CAD/CAM设计、制造和设备管理工作。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模具加工工艺与制造及维修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冷冲模、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塑料模具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冲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模具价格估算、钳工技能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模具拆装技能实训、特种加工实训、毕业实习(设计)等。

就业面向:

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

3.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自动化及智能化焊接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从事各种焊接技术的工艺编制、实施、质量检测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焊接工艺实施,焊接质量的检验与分析。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焊接工程基础、自动检测技术、金属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概论及焊接方法、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性、焊接过程的传感与测试、焊接结构、焊接夹具、弧焊电源、自动控制实训、焊接工艺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

就业面向:

工业企业中焊接工艺的编制与实施,焊接夹具设计,焊接质量的检验与分析,焊接工艺实验以及焊接设备管理等工作。

4.数控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控原理、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调试和维修,数控设备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数控原理与系统、CAD/CAM应用、数控机床使用及维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工业企业管理 、制图测绘、PLC实训、机加工实习、CAM实训、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

就业面向:

在工业企业,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介绍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是机电专业知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性专业群,培养运用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生产等技术,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新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包含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大专业。专业群已完成电机与拖动技术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电气传动技术实训室、智能楼宇实训室、电气安装技术实训室、气动技术实训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2个、电力电子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室等实训室。专业群实训室建设能够实现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服务、科学研究等功能。

1.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安装、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电气控制设备与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PLC技术应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

就业面向:

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2.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PLC技术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工业组态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及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机构与维护,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组装并调试,高级维修电工考级实训,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四级实训。

就业面向: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编程、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销售等技术和服务岗位。

3.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对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对生产现场进行技术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电气与PLC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智能制造系统等。

就业面向:

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事业单位及企业,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以及机电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