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返回主站

专业建设

聚力提质 积极备赛

发布日期:2023-04-12 13:58:44 作者: 浏览: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机电一体化项目大赛即将开始,经过指导老师对大赛队学生的考核,最终确定了参赛学生分别为2年级卢志硕、赵子雲、付金鹏及1年级史鸿,组成两支参赛队伍。由于竞赛设备设施的调换,PLC更换为汇川,本次比赛没有相关设施供学生上手训练且编程语言也因PLC的更换而改变,困难重重,压力极大。备赛仅仅凭借产品宣传视频及PLC、变频器等基础知识技能的夯实,去拼搏奋斗。为了更好地分析比赛内容,备赛的4位同学与指导教师,通过网络、查阅相应教材结合实训室其它设备进行模拟,确定了本阶段的研究与学习内容。将训练内容分为软件编程与硬件装拆两部分。

集训阶段,有学生的付出,也有指导教师对关键问题的解答与点拨,在教师与同学的相互配合,以更好地精神状态、更完善知识技能体系保障集训效果。具体备赛内容如下:

一、按照样题进行各站软件编程

1.分工作单元的软件编程与模拟仿真

指导教师与学生不分昼夜地进行程序的编辑,遇到困难教师进行指导,当遇到不同编程方法时,大家开展讨论,给出最优程序,并且将各站程序进行调试。由于没有硬件设备,只能通过PLC外部指示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反复修改直至调试成功。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5.png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png

图一 张鹏老师指导学生

2.克服没有设备的局限,模拟工作单元的通信

通信是机电同学们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没有局域网络、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并且参赛PLC型号相关资料匮乏。通过研究网络信息及通信有关知识,分析软件说明书,最终张鹏老师结合曾经考取网络工程师和企业工作经验,通过采用西门子PLC通信类比,梳理了汇川局域网建立方式,为同学们解决了通信的问题。过程中,同学们也因忽略了不同数据进制换算问题影响了局域网建立。但同学们通过这次坎坷既提升了水平,也历练了自己。通过几日的研究,增强了对这方面内容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6.png

图二 于江老师指导学生

3.机械手部分的软件编程

结合竞赛技术文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拆卸组装了一个机械手,模拟比赛设备。过程中选手们通过查阅手册,搜索网络资源,询问指导教师,训练了机器人部分的编程技能。通过程序调试,最终通过操作示教器完成了机械手的正确运行,将物料抓取到指定位置。指导教师和同学们齐心协力仅用1天1夜就完成了此部分的工作任务。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3.png

图三 学生操作机器人

二、按照样题进行硬件装拆

1.研究视频内容进行相似硬件装拆

本次比赛的一项特殊性,就是8个小时的竞技,其中仅拆装部分达到4个小时,先评分,并且直接影响着后续程序调试的分数。由于没有硬件设备,指导教师仅能够通过相关视频、技术文件,将现有近似设备进行模拟训练。通过几日的练习,同学们达到了用最短的时间熟练的进行装拆。不但要保证装拆正确,而且使装拆时间不断缩短。几日下来,同学们的手已经酸软疼痛。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1.png

图四 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2.png

图五 学生进行拆装练习

2.I/O分配与传感器调试

同学们在练习装拆期间也要对其进行熟练记忆,保证现场接线时能够以最快速度完成正确接线,期间也与负责软件编程的同学进行沟通,相互之间进行提问,相互约定设备的I/O安装步骤,确保比赛过程中能够实现无语言交流,提高编程效果,减小I/O错乱查验时间。可以说虽然备赛是辛苦的,但是氛围是紧张中更有欢快。另外,传感器也是固定的,学生们根据不同位置与不同类型进行传感器的调试。

3.故障点的设定与排故练习

由于没有设备,对于学生们来说硬件装拆与接线的不可控因素是最高的。因此,指导教师根据实训室现有设备进行了故障点的设定,让同学们进行排故训练,这也是增强同学们面对突发事故及时应变的能力。通过2日2夜的训练,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夯实了装拆的基本技能。

 

微信图片_202304121413414.png

图六 学生展示练习结果

三、两组同学完成软硬件的讲解

1.同组人员进行相互讲解

指导教师给的计划并不是每个同学只负责自己的工作任务。在比赛时,需要软件编程的同学帮助另一个进行装拆,同时也需要装拆的同学能够进行软件编程。因此四位同学将各自所学的知识内容互相教授。保证在比赛时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完成后能及时帮助队友,或者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换位完成比赛进程。

2.两组成员进行提问与解答

在完成本阶段任务后,4位同学花了一天时间进行相互提问与解答,这样不但能夯实这些基本知识,而且也可以验证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这期间,同学们检查出自己对知识点并未完全掌握,指导教师针对关键问题对同学们进行了解答。并且给出了遇到突发情况的相关处理方案,提升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