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办公室2020年度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01-25
2020年,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处室及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招生就业办全体工作人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甘于奉献、扎实工作,贯彻落实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以提高中高职生源数量、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大培训规模为目标,紧紧围绕招生和就业两条主线,拓展培训渠道,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办学优势,创新工作方式,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圆满完成年度各项任务。
一、招生录取工作
1.招生宣传,成效显著。
克服疫情影响,对各地市生源调研分析和预测,找到宣传时间节点,根据考生体检和考试时间制定详细的宣传实施方案,动员全院资源,周密安排,细化实施定点分区域进行招生宣传,高质量地完成2020年中高职招生工作,实现了12个省的全国招生,中高职总录取3914人(高职单招录取1280人、普招录取998人、高职扩招录取163人、中职录取1473人)的好成绩,实现了投档率100%、录取率100%的双百目标。
招生宣传小组在各县区进行宣传
招生宣传小组在各市中学进行宣讲
2.新生报到,统筹安排。
为使2020级新生报到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多次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细化报到流程,精细安排部署,圆满完成了迎新的各项任务。积极承接单招考试工作,严密部署,细化各项工作流程,确保了高职单招考试、高职扩招考试及录取工作圆满完成。并顺利完成3914人的录取备案、2021年艺术类招生章程上传等工作。
新生报到当天平稳有序
单招、高职扩招考试及开班典礼
二、校企就业工作
1.实习顶岗,安排有序。
2020年我院实习总人数为1198人,高职部491人(本校226人,女子学院265人),中职部707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校企办人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学生实习就业工作。中高职共举办线上线下专场供需双选会46场,提供实习岗位3000余个。就业实习率达到97.2%,对口就业率为99.5%;高职部学生就业实习率力争达到100%。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2.校企合作,冠名培养。
积极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先后与华夏建龙、苏垦银河2家企业签署了“冠名培养”协议,与SMC(中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署互为基地协议。此外,借助天津中德大学平台,与天津大众变速器有限公司组建了“大众双动力”双元制班,与北京博世力士乐集团组建了“博世”双元制班。以“师带徒”形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有效推动系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深度对接,形成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培养,使学生更适合企业生产岗位需求。
深入企业考察
三、职业培训工作
1、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针对各项培训任务,提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质量考核标准等内容,积极应用“互联网+”、职业培训包等培训模式,精心制定培训方案,认真组织过程实施,全年完成1000余人次的培训。同时认真做好培训大楼的整体规划、改建装修、12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做好培训工作和申报创新创业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各种培训活动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2、学徒培训,亮点纷呈。
一是依托国家政策扶持,引导开展多样化培训项目。首次完成年度毕业生SYB创业培训200人。此次SYB有效激发了学员的创业意识,提高了创业技能;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承德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苏垦银河连杆有限公司、平泉山庄酒厂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00余人;首次实施线上线下联合教学培训模式,组织建筑特种作业人员培训200余人。二是借助学院硬件资源,主动承接多类别考试任务。完成十次社会考试共计12000余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00人次。成人教育工作方面,完成了线上学习和考试及毕业生毕业手续的相关工作,全年累计学习270余人,发放毕业证100余个。三是聚集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承办多工种比武竞赛。成功承办了“承德热力杯”热力行业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参赛总人数达到150人,有力地弘扬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一致好评。
深入开展培训活动
回首2020,我们收获满满,心潮澎湃;展望2021,我们斗志昂扬,使命在肩。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擘画“十四五”、引领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招生就业办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挖掘潜力,总结经验,不断努力,稳定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积极深入校企合作,持续扩大社会培训,努力开展创新创业,做好各项基础服务,有效的服务学院发展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图文:赵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