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顶岗实习是一门课程,已经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一是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深入了解企业,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原则上在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教学环节。
二、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实行“三师制”:校内指导教师为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导师,校外指导教师为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导师,辅导员为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导师。
各系应在顶岗实习工作开始前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系主管领导、企业领导、教研室主任、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和企业指导教师等人员共同组成。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安排、协调、检查、考核评价等有关事项。
同一实习单位,实习学生超过3人以上的应成立实习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对实习学生进行考勤和定期汇报实习情况。
三、各部门(人员)职责
教务处职责
1.指导制订、汇总各系各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文件;
2.单独或会同系部抽查顶岗实习实施情况和实习效果;
3.负责对各系顶岗实习教学检查评估,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系部职责
1.组织制定系部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并负责本系各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工作。
2.组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岗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应包括:学生实习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
3.组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顶岗实习的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实习计划及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并在实习前一周发给学生。
4.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5.处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事务,整理存档实习资料并按规定上报有关材料。
学院指导教师职责
1.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习现场情况、学生情况,实习的总体安排,制订实习计划,将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印发给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和顶岗实习单位的有关人员。
2.指导学生认真填写《顶岗实习手册》,并在实习单位配合下,客观、公正地对每位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做出书面鉴定意见,评定学生成绩。
3.顶岗实习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对本次实习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对今后的顶岗实习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4.至少每周一次与学生进行联系,掌握所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状况等信息资料,并做好与学生联系指导的记录。
辅导员职责
1.辅导员是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
2.每周至少要与顶岗实习学生联系1 次以上。
3.定期到实习单位看望学生,了解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企业指导教师职责
1.企业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任务分工和实习指导。
2.落实学院和企业合作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的业务指导和安全教育工作。
3.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
四、教学文件
1.系部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各专业应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编制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其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考核标准等。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经专业系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
2.制定实习计划。各专业应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包括实习专业、指导教师聘任、实习地点、实习岗位、时间、人数、内容等),顶岗实习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
3.实习日志及实习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日志及实习总结是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实习成果的重要载体;《顶岗实习手册》(含实习日志及实习总结内容)由教务处统一印制。学生顶岗实习资料由系部存档保留。
五、成绩考核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考核成绩分两部分: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占总成绩的70%;学院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报告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考核成绩使用等级制,分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五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