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茗粥作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避炎晖。
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一、解释
茗粥:一种用茶煮的粥,亦称“茶粥”,吃茶的原始方法。据唐《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高梧阴:高大的梧桐树的树阴,有赞美友人“凤栖于梧”之意。
“复解”句:是说虽然在山上,仍然很热,因此还要脱一些衣服。
远云度:虽然远处有几片云在移动。
炎晖:炎热的日光。
淹留:长久逗留之意。
共我:和我一起吃。
蕨薇:蕨类植物,嫩叶可食用。
敝庐:自谦之词,破旧的房屋,这里指作者自家。
二、大致译文
正当盛夏时节,酷暑逼人,连鸟雀都倦怠得躲避起来。我在友人家做客,朋友家有高大的梧桐树可以遮荫,山中仍然热得要宽解衣服纳凉。远处的天空中,几片闲云移动,却遮不住烈日。主人一再挽留我多留置一会儿,邀请我一起吃茗粥和蕨薇。我的家距离也不远,索性就到日暮凉快一些再慢慢回去。
三、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760),润州延龄(今江苏丹阳人)。祖籍衮州(今山东)。开元进士,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