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茶
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嘴芽,
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霏霏满碗花。
一、解释
鹰嘴:茶芽形状如鹰嘴,故名。
芳丛:言鹰嘴芽为上乘之品,而老友将新摘鹰嘴芽封存并远寄谪居湘江的诗人,则此茶于诗人而言极为珍贵了。
老郎,诗人老友。
谪仙,原意为天上被贬下凡修道的仙人,贺知章曾称李白为“天上谪仙人”,后世遂以“谪仙”代指李白,此处为诗人自称。
霏霏:原指雨雪纷飞,此描写茶碗中月光流溢之状,因月光照映,茶汤颜色愈佳。
二、评析
此诗为刘禹锡离郎州返京时在岳阳所作。友人奉寄佳茗,诗人连夜烹煮之。
本诗按照“起、承、转、合”的脉络来写,由“采茶”起,以“寄茶”承,以“月夜”转,以“照出满碗花”作结并使意义延伸,非常流畅,毫无穿凿堆砌之嫌。一个“谪”字,即已点明诗人是不得志的,而老友并不嫌弃,寄茶、交往如故。诗人于月圆之夜烹茶啜饮,月光如注,流泻在茶碗之中,香气升腾氤氲,与月光照映交织,诗人所见碗中茶叶美妙如花,其对友人的感怀之情便凭着这寥寥数字跃然纸上了。诗表面是写茶,其实是将采茶、寄茶、饮茶三个情景连接在一起,从生活细节这一侧面来道出潦倒穷困时友情的弥足珍贵。
三、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汉族,唐朝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后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文学家、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