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一、解释
1、诗名有的写为:《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2、茶山境会:当时湖州和常州官府专门在紫笋茶产地顾渚山(位于长兴县西北45公里处太湖西岸)设置了境会亭,每到茶季,两州官员聚集境会亭品尝新茶。
3、珠翠歌钟:指境会亭茶会上的盛况。
4、青娥:本指女子以青黛画的眉毛,此指代年轻貌美的舞女。
5、紫笋:即紫笋茶。
6、斗茶:每年产新茶时,唐宋时士大夫盛行斗茶之风,即斗新。斗茶、斗新就是比试茶汤质量。斗茶有五要素:一为茶叶,须肥嫩茶芽;二为器具,或陶或瓷,以白瓷小盏为佳;三为煮茶用水,注重“长泉”、“活泉”之水;四为煮茶用火,讲究炭炉文火;五为茶叶注入沸水时的比例与操作手法。《茶录》:“钞茶一钱七,先注少量沸汤,而后调气极匀,之后边添水边搅拌茶汤,上盏四分则止。”茶冲泡后,以茶面颜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倘茶面以上盏壁内有水痕则为负。而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地方斗茶,两盏茶同时注水,停止注水后,随着茶汤温度的下降,以盏内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因此他们较胜负的说法为“相去一水两水”,即水痕先退下一分或两分即可定胜负。
7、“紫笋齐尝各斗新”言两位太守各自以本地出产的紫笋茶(常州的阳羡紫笋茶与湖州的顾渚山紫笋茶)斗茶之妙。
8、蒲黄酒:中药酒名,香蒲等植物的花粉藤叶泡酒制作而成,用于止血和跌打损伤,可健骨强身。诗人自注:“时,马坠腰损,正劝蒲黄酒。”
二、评析
此诗写常州太守与湖州太守在境会亭举办茶会斗茶的盛况,斗茶宴舞之乐,尽在目前,为自己因病未能参加而深以为憾。这是历代吟咏紫笋茶的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