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杂咏·茶焙
皮日休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一、注释
茶焙:制茶的一种工具,古人将烘茶叶的器具称作茶焙。
碧岩:山名,位于浙江长兴县横山乡境内。
云根:深山云起之处。
碍:妨害,限阻。
石脉:山石的脉络纹理。
金饼:茶叶饼的美称。
渐见:逐渐看到。
琼液:美味的汁液。
二、简评
这首诗细腻地描述了茶焙的状貌:一、二联实写茶焙的建造情状:在山岩下二尺许凿焙,上垒矮墙,以利排烟,焙坑烧火,封堵石脉中的渗水;第三联介绍茶焙的功用:燥金饼,干琼液;末联状山根下茶焙众多,首尾相望,颇为壮观。
“茶焙”是我国唐宋制作名贵之茶的重要步骤。据《宋史·地理志》南唐在建安地区(福建西北部)有茶焙(制茶场所)。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皮日休在《寄怀南阳润师》诗中提起:“醉来浑忘移花处,病起空闻焙药香。”,其中的“焙”和“茶焙”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指东西放在器皿里,用微火在下面烘烤。
三、作者简介
皮日休(约834—902)字逸少,后改字袭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