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6月5日茶诗分享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瓯》

茶中杂咏·茶瓯

皮日休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一、注释

茶瓯:品茶用的茶碗、茶杯。

邢客:邢窑的匠人。

越人:越窑的匠人。

兹器:指茶瓯。

蘋(pín): 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叶柄长,顶端集生四片小叶,全草可入药,亦作猪饲料。亦称“大萍”、“田字草”。

蘋沫:笔者以为这里指茶的绿色泡沫。

支公:人名,汉典晋高僧支道林。

二、简评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品茶器具的诗句,名贵的茶瓯,出自邢窑与越窑;它们圆似月魂,轻如云魄。十分宜茶。

茶瓯最典型的唐代茶具之一,也有人称之杯、碗,在器型上以圆口为主流,时有浅口杯,如盏碟。如此茶杯,无论横看侧看均如圆月。除了器型如圆月,更重要的是器质轻盈剔透,如冰雪薄云。令人爱不释手,又生怕稍微用力便会捏碎杯盏。

唐人饮茶以绿茶为主,且煮茶如熬汤,会添加些许佐料。煮好的茶汤舀到茶杯里,一枚枚零碎的茶叶,青碧旋转,如春日枣花一般。由于煮茶有料,茶汤往往带有绿色泡沫浮于汤水之上,轻轻啜一口,汤水和泡沫的清香萦绕在唇齿之间。由此可知,对于唐人来说,饮茶是一种精神极为愉悦的生活享受。尾联用了晋代高僧支遁的典故。好像在说,饮茶能助人参佛悟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至少自唐代,饮茶就和佛家生活结合在一起了。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