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8月11日茶诗分享梅尧臣《尝惠山泉》

尝惠山泉

梅尧臣

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

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

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

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

相袭好事人,砂瓶和月注。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

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

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一、解释

1.饴露(yí lù):甘露.

2. 大禹书:指《尚书·大禹谟》。

3. 陆生:指陆羽。

4. 唐突:突然之间。

5. 霖澍(lín shù):久雨,淫雨。澍,时雨也。

6 .癯(qú):瘦。

7.惠山泉:江苏无锡惠山历史上有“九龙十三泉”之说。唐天宝年间,陆羽给天下二十种泉水排名,位于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为第二,故称“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名重天下,四方茶客们不远千里前来汲取二泉水,达官贵人更是闻名而至。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嗜饮二泉水,便责令地方官派人通过"递铺"(类似驿站的专门运输机构),把泉水送到三千里之遥的长安,供他煎茗。北宋时,京城一些显贵和名士也常常不惜千里之遥,以舟车载运惠山泉水至开封。宋代苏东坡深通“泉美茶香异”之理,他于熙宁年间,“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他品饮之后,连声赞妙,并把泉水比作乳水,告诉人们说“乳水君当飨惠泉”。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在金军追击下被迫南逃途经无锡时,仍有雅兴"幸"惠山泉品茗。泉旁的二泉亭,就是当年地方官吏为迎接赵构所建。

到明代,讲究品茶的人们慕惠山泉之名,但外地人毕竟不易得到惠山泉水,于是只好自制惠山泉水,以代替真惠山泉水。明代朱国祯记述此办法是:先把一般的水煮开,放到大缸内,把水缸放置在庭院中晒不到太阳的背阴地方,待到月色皎洁的晚上,打开缸盖,以便承受夜间露水的滋润,经过如此三个夜晚,再用瓢轻轻地将水舀到瓷坛中。据说用这种水"烹茶,与惠山泉无异"(《涌幢小品》),因此,用此法制成的泉水叫做"自制惠山泉水"。

惠山泉不仅水甘美、茶情佳,而且还孕育了一位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家阿炳和蜚声海内外的名曲《二泉映月》。

二、评析

此诗写惠山泉,颇多理性思考:一则惠山泉未载于《尚书·大禹谟》,缺乏历史的权威性;仅陆羽《茶经》鼓噪而为“天下第二泉”,方名噪一时。二是物用有处,即使“砂瓶和月注。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比如一勺惠山泉水与一场突如其来的霖雨,疏浓虽不同,物用却有处。对于一个深山老林中的瘦和尚来说,其审美趣味并不像侯王贵族那样在意惠山泉。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