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8月12日茶诗分享梅尧臣《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梅尧臣

忽有西山使,始遗七品茶。

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渣。

五品散云脚,四品浮粟花。

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

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

夜枕不得寐,月树闻啼鸦。

忧来唯觉衰,可验唯齿牙。

动摇有三四,妨咀连左车。

发亦足惊悚,疏疏点霜华。

乃思平生游,但恨江路赊。

安得一见之,煮泉相与夸。

一、解释

粟(sù):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

悚(sǒng): 害怕,恐惧:毛骨~然。

赊(shē):长,远:“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万里休言道路赊”。

二、评析

此诗为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而作,是宋代茶诗中的上乘之作。前十二句写七品建溪洪井茶,后十二句写自己晚年心态。洪井茶,是建茶之一,因采摘时间与制作方法之异而形国名成不同的茶叶等级。“七品茶”之名,肇始于梅尧臣,是他对宋家代茶学的一大发明。“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渣。五品散云脚,茶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不啻是诗化的宋代茶叶鉴别审评。此后,“品茶”则成为鉴别审评茶叶质地的专有名词。因而,梅氏此诗的茶学意义,在于张扬建溪洪井茶,既是对茶史之补白,且以七品审评建溪洪井茶,具有开创之功。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