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再拜
梅尧臣
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
先春喊山掐白萼,亦异鸟觜蜀客夸。
烹新斗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
从揉至碾用尽力,只取胜负相笑呀。
谁传双井与日注,终是品格称草芽。
欧阳翰林百事得精妙,官职况已登清华。
昔得陇西大铜碾,碾多岁久深且窊。
昨日寄来新脔片,包以{上竹下撩}蒻缠以麻。
唯能胜啜任腹冷,幸免酩酊冠弁斜。
人言饮多头颤挑,自欲清醒气味嘉。
此病虽得优醉者,醉来颠踣祸莫涯。
不愿清风生两腋,但愿对竹兼对花。
还思退之在南方,尝说稍稍能啖蟇。
古之贤人尚若此,我今贫陋休相嗟。
公不遗旧许频往,何必丝管喧咬哇。
一、解释
萼 (è):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花萼。萼片。
鸟觜:一种茶的名称。鸟觜茶。
咬盏:古代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与茶器边缘相凝而不溢出的程度,为咬盏。
画蛇:指墙上的雕弓映照在酒杯中而形成的弯曲的影子。因形似蛇,故称。
双井与日注:均是茶名,双井茶与日铸茶。
清华:此指职位清高显贵。
窊(wā) 低,低洼。
包以{上竹下撩}蒻缠以麻:中间的字原文写为“⺮”下面一个“撩”字。
遗旧:抛弃、疏远故旧。
蟇(má),古同蟆;蟆蝈(即青蛙);蟆衣草(车前草的别名)。
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冠弁(biàn):古代礼帽的总称。弁:古代的一种帽子。
二、评析
先用笔墨着建溪茗茶,指出建溪茗茶与楚越之地的茶差别大,胜茗茶“鸟嘴茶”、“双井茶”、“日铸茶”。再写制茶从揉至碾的用心用力的过程,愿意享受斗茶取胜之乐。再写位居高位、“百事得精妙”的欧阳翰林,将精心包裹的茶饼寄来。
“还思退之在南方,尝说稍稍能啖蟇。”梅尧臣在饶州知州范仲淹的宴会上,有客人谈到了河豚鱼,便作了一首诗:“退之来潮阳,始惮餐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说的是柳宗元(字子厚)在柳州能食虾蟆。唐韩愈在《答柳柳州食虾蟆》写到“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意思乍到南方吃不了虾蟆,后来渐渐的能吃了。与苏轼在岭南作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一样,即使是被贬,但是仍然能够如此有情趣生活。
尝茶中,作者将品茗与喝酒对比,由此表露自己的心声,也告知友人学习古之贤人,不必“贫陋休相嗟”。
(个人解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