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苏轼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钟。
火燧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一、解释
签判:官职,宋代各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
相谢: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缝衣:缝掖之衣。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
付与:交给。
溧阳:地名,位于江苏常州市。
尉: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
怀归:思归故里。
颍谷:地名。本为春秋郑边邑。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
闻道:领会某种道理。
平反: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
会须:适逢需要。
难老:犹长寿,多用作祝寿之辞。
千钟:极言粮多,指优厚的俸禄。
火燧:引火之物。
试焙:初次焙制。
头纲: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首批贡茶。
辍:诗中指小口品饮茶汤。
赐龙:赐予龙团新茶。宋代知名的龙团贡茶有武夷岩茶、密云龙茶等。
升堂:登上厅堂。
一瓯:一盘、一碗、一杯。
林下: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二、简评
这是一首描写品茶的精美句子,茶诗的大致意思是:用新燃起的碳火初次烹煮这美味的新茶,在雪景中慢慢品味今年皇帝赏赐的首批龙团贡茶。
常州溧阳是江苏重要的产茶地区,且其茶叶品质优异,以优质名茶为主,在当代,常见的溧阳茗茶有南山寿眉、溧阳白茶、前峰雪莲、沙河桂茗、水西翠柏、幽香苏茶等。
苏东坡一生与常州11次结缘,多次在常州溧阳吟诗品茗、游玩访友。嘉佑二年(1057年)东坡22岁金榜落款时,便结识了同科进士常州府的蒋子奇、单锡,和胡宪夫等人,并与他们成为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