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11月5日茶诗分享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双井茶送子瞻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一、解释

子瞻:苏轼,字子瞻,作者黄庭坚的好友。

硙:读音1:(wèi):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造治碾硙。” 读音2(ái):a.高;b.聚集;c.洁白光亮;d.坚硬。诗中读(wèi):小石磨。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

双井茶:茶名,宋代贡茶之一,属绿茶类,产自诗人黄庭坚的家乡江西九江修水。

玉堂:玉饰的殿堂。诗中指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

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到黄州后,曾在城郊的东坡筑室居住,因自号“东坡居士”。

挥毫:指用毛笔写字或画画,也指男子动作的潇洒豪迈。

百斛(bǎi hú):泛指多斛。十斗为一斛。

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

云腴(yú):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诗中的“云腴”,即为修水特产双井茶。

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

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公:诗中指苏轼。

黄州:地名,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被贬之地。

独载:用范蠡典。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

二、简评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任翰林院学士、知制诰。黄庭坚迁著作郎,但他看透了仕途官场的风云诡谲,有意安然退隐。而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并没有磨灭他的报复,希望能再次创下一番伟业。

当时黄庭坚在京任职,家乡的亲人给他捎来了一些老家江西修水所产的双井茶,他马上想到分送给好友苏轼品尝,并附上这首情深意切的诗《双井茶送子瞻》。

茶诗的大致意思是: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我十分想念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这是我家乡江西修水采摘的肥美茶芽,把这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茶末纷飞比白雪还要洁白美丽。希望此茶能唤起您对黄州的回忆,独驾小船像范蠡那样泛游广阔无边的太湖。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苏轼当时任翰林院学士,担负掌管机要、起草诏令的工作。玉堂语意双关,它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又是翰林院的别称。把翰林院说成是不受人间风吹日晒的天上殿阁,那里宝书如林,森然罗列,一派清雅景象。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第二联转入对象本身。“想见东坡旧居士”一句,在“东坡居士”间加上一个“旧”字,不仅暗示人物的身份由昔日的罪臣转为此时的清贵之官,也寓有点出旧情、唤起反思的用意。“挥毫百斛泻明珠”在夸赞对方才思中兼带有富贵气象,与诗歌题材相切合。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转入赠茶的事情。既然是送茶而致的诗,自然说明这茶的佳处。茶树在高处接触云气而生长的叶子特别丰茂,所以用云腴称茶叶。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是为了显示他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但这还并不是该篇主旨所在,它只是诗中衬笔,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最后提醒苏轼,要适时进退,不要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作者一方面为友人命运的转变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着送茶的机会,委婉地劝告对方,不要忘记被贬黄州的旧事,在风云变幻的官场里,不如及早效法范蠡,来个功成身退。

作者黄庭坚对苏轼的劝解,在几年后应验。元祐六年(1093年),苏轼因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绍圣元年(1094年),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苏轼是一个正直的官员,其一生多次被贬,想为民做好事,但总是遭人陷害。

整首诗词意畅达,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词拗句,在黄庭坚诗作中属于少见的清淡一路。但全诗由高雅的玉堂兴起,引出题赠对象,再进入送茶之事,而最终点明题意,这种千回百转、一波三折的构思方式,仍体现了黄庭坚诗的基本风格。

三、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宋洪州府分宁(今江西修水)高城乡双井里人,自号山谷道人,人称黄山谷、黄太史、豫章先生、黄文节公,晚号涪(fú,涪江,水名,嘉 陵江的支流,发源于四川,流入重庆。)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的诗词代表作有《清平乐·春归何处》《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满庭芳·》《减字木兰花》《浣溪沙》《蝶恋花·海角芳菲留不住》《菩萨蛮·轻风袅断沈烟炷》《鹊桥仙·八年不见》等。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