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1月24日茶诗分享王洋《谢筠守赵从周寄黄蘖中洲茶》

《谢筠守赵从周寄黄蘖中洲茶》

王洋

道院文书静,传签报两衙。

笼山疏药圃,祖寺摘春茶。

珍品少为贵,佳名远更夸。

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

一、解释

黄蘖(huáng niè)中洲茶:宋代名茶之一,出产于江西瑞州。

二、简评

此诗为一首五言律诗,为感谢筠(瑞州)守赵从周寄来黄蘖中洲茶而作。黄檗茶历史悠久,根据《瑞州府志》记载,远在唐代已作贡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称绝品”的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辙贬谪筠州(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咏前寺茶花》诗曰:

黄檗春芽大麦粗,

倾山倒谷采无余。

只疑残枿阳和尽,

尚有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

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

一亩荒园试为锄。

作者以黄檗春芽只有大麦粒那么大,来表明采摘的黄檗茶之幼嫩、细小,采摘时倾山倒谷,几乎把幼芽都摘光了。诗人担心茶树经过如此细致几番的采摘,它的养分会耗尽,元气会大伤,没有能力再繁育了。但想不到冬天它还能开放出许多茶花来。这种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岭梅。结下茶籽,又可拿来播种,再长成茶树。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其产、制都已积下了丰富经验。该茶在元、明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年进贡达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国,瑞州绿茶逐渐衰落。到了本世纪40年代,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年产总量仅250千克。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