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返回主站

2022年9月4日茶诗分享王珪《送僧归吴中》

《送僧归吴中》

王珪

閒心轻出世,远念起游方。

漱月抛茶井,眠云梦草堂。

归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欲问重来日,孤云未可量。

一、解释,

閒:同“间”。《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轻出:1.随便外出。 2.谓简从出行。 3.谓轻率出仕。

出世1.出生;产生。 2.超脱人世。 3.指出家。 4.到人世间。 5.谓出仕做官;立身成名。 6.犹问世。 7.超出世人。 8.高出世间。 9.犹出动。

远念:对远方人或物的思念。

游方:云游四方。

漱月:漱,《公羊傳·莊二十二年》臨民之所漱浣也。《註》無垢加功曰漱。漱月指皎洁的月亮。

井:穴地出水曰井。《釋名》井,淸也。《廣雅》深也。这里指干净清澈可以煮茶的水井。

眠云:比喻山居。山中多云,故云。

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归程:返回来的路程。

山色:山的景色。

孤云:1.单独飘浮的云片。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

未可:1.不可。 2.未必可以。

二、简评

王珪年少有为,历仕三朝,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即使再有才华也是为公务所困而不得自由。此诗送僧人归吴中,表达了他对僧人出世生活的一种向往。白天想起远方的家人,想起那里有清澈明亮可以煮茶的井水, 晚上梦境都是在故乡。颈联用“归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描绘了一幅僧人的云游的风景,尾联“欲问重来日,孤云未可量。”送别之意跃然纸上,“什么时候再来?”这是想要问又不必问的问题,因为就像天上那单独飘浮的白云,哪有固定的归期呢?

三、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宰相、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宋哲宗即位后,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获赠太师,谥号“文恭”。

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其文章气象宏达,词笔典赡,足继二宋后尘。至其诗以富丽为主,掞藻敷华,细润熨贴。珪少掇高科,以文章致位通显,不出国门而参预大政,词人荣遇,盖罕其比。

王珪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有一年中秋,宋仁宗召他到宫中饮酒、赏月、赋诗。宋仁宗和他一起谈诗论文,并将自己写的诗给他看。王珪极尽逢迎之能事,“叹仰圣学高妙”,起身拜贺,令仁宗非常高兴,一直谈论到深夜。仁宗还让身边的宫嫔拿出她们的领巾、裙带或团扇、手帕等物向王珪求诗,并拿出自己的御笔供王珪使用。王珪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并能根据宫嫔的不同特点题诗,构思遣句,皆有新意。得诗的宫嫔个个高兴,把所得之诗呈仁宗过目。仁宗大为赞叹,并对宫嫔说,你们要给他润笔费。于是宫嫔们又纷纷取下自己的首饰,放到王珪的袖中。此事一时传为佳话,王珪也因此更受皇帝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3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