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云门糊饼颂》
释义青
祖佛超谈问作家,困来宜吃建溪茶。
重阳日近开金菊,深水鱼行暗动沙。
一、解释
此诗前序注: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原注:未开口时,何不荐取。门云:糊饼。原注:切记咬嚼。
作家: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
祖佛超谈问作家:《碧岩录》记载:‘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糊饼。”’云门以‘糊饼’(胡麻所制之饼)回答佛意、祖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问,而绝不容以思量分别之余地,即显示超佛越祖之言,除着衣吃饭,屙屎送尿外,别无他意,故即便是超佛越祖之谈,亦无如一个糊饼吃却了事。——《从容录》。
云门禅师(即文偃禅师)认为,无所不在的道,不但存在于山河大地,也存在于禅者的日用之中。学人问节诚禅师:“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两句杜诗的涵义,禅师让他把净瓶拿过来,说这就是“卷帘当白昼”,之后又让他把净瓶放到原来的地方,说这就是“移榻对青山”。杜诗原意是用卷帘移榻表示对山水自然的爱好,禅师对它作了日用是道的禅意阐释。文偃还征引《法华经》”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之语开示学人。经文意旨是一切为生活所做的事都是佛事,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并不一定要脱离人世,超尘绝俗,到深山古庙里苦修,才是佛法。各种生活方式,都与实相不相违背,同形而上的大道,并没有抵牾。这是《法华经》的要点。云门宗汲取大乘经典神髓,强调在生活中体悟大道,在“钵里饭,桶里水”中体证“尘尘三昧”。如雪窦颂“钵里饭,桶里水”说:“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拟不拟,止不止,个个无浑长者子。”雪窦当头便颂道“钵里饭,桶里水”,可谓言中有响,句里呈机,随后又锁断要津,指出“多口阿师难下嘴”,说如果谁想向这里求玄妙道理,反而难以开口。云门宗指出,“吃吃饭”就是悟入的途径,参禅者的修行并没有什么特别注重的细目,日常生活,像穿衣吃饭、屙屎送尿等行住坐卧,乃至任何语默动静、造次颠沛之间,无不是修行的时节。
忉(dāo):1.忧愁;忧伤。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潘岳《寡妇赋》。又如:忉利天(佛经称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忉忉(忧心忡忡的样子) 2.啰嗦,唠叨 。
建溪:水名。在福建,为闽江北源。其地产名茶,号建茶。因亦借指建茶。
重阳: 也称“重九”、“重阳节”。古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故称:重阳佳节。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金菊:黄色的菊花。
二、简评
“祖佛超谈问作家”原注:切莫忉忉。不要忧心忡忡。“困来宜吃建溪茶” 原注:非从口入。“重阳日近开金菊”,原注:莫随境转。“深水鱼行暗动沙”,原注:隐秘难窥。
云门禅师认为,无所不在的道,不但存在于山河大地,也存在于禅者的日用之中。 “吃胡饼”就是悟入的途径,参禅者的修行并没有什么特别注重的细目,日常生活,像穿衣吃饭、屙屎送尿等行住坐卧,乃至任何语默动静、造次颠沛之间,无不是修行的时节。因此诗中讲,不要忧心忡忡,有了烦恼就喝茶静静心。心情不要随时节而变化,生活的禅理就在平时的生活中,特意去追求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不但难懂,还打破了原有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