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2021级《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精神,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前期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思政部英语教研室决定:从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2021级《大学英语》课程试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贯彻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模式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积极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教材选用
原则上统一教材,分层授课。选用教育部规定的符合课标要求的高职类公共外语英语类教材。
A层次班:《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五版)》1-2册;
B层次班:《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五版)》1-2册及《新概念英语2》;
C层次班:《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五版)》1-2册、《新概念英语1》、《新概念英语2》
四、教学实施
(一)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我院《公共外语(英语)》课程分为春秋两学期,课程名称分别为《公共外语(英语一)》、《公共外语(英语二)》。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考核合格即符合英语课程结业条件。坚持“统一试卷,考题分层;统一教材,讲授分阶”原则。
(二)分层设置
根据入学的高考英语成绩,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从高到低划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A层:主要面向一些英语学习成绩突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对口升学做准备;
B层:主要面向大部分有过一定英语学习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
C层:主要面向英语学习时间较短或长期未接触过英语的学生
(三)分层教学目标
A层:重输出。教学内容较深,选题广泛,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B层:重基础。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讲解和基本技能训练,授课内容多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C层:重输入。学习英语交际语言,增加语篇积累,补充必要语法和词汇,培养学生对英语基本感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分层方法
针对全体学生设置意愿分,ABC三层意愿分不同,分别为15、10、5分,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报名高于自身水平的层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由意愿和摸底考试成绩构成总成绩。根据总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授课。
(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方面,计划采用“模块+技能”的理念。
整个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即听力、口语、阅读、词汇、写作、语法(其中AB层弱化语法讲授,C层适当补充必要语法),与四个阶段,即入门阶段、基础阶段、提升阶段、拓展阶段。
C层两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入门和基础,B层两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基础和提升,A层两学期教学内容包括提升和拓展。
入门阶段 | C层 | ||
基础阶段 | B层 | ||
提升阶段 | A层 | ||
拓展阶段 |
(六)分层教学方法框架
A层:加强语言应用:学生主导,教师点拨;
B层:扎实语言基础:讲授为主,练习辅助;
C层:提高学习兴趣:语篇、词汇背诵检查、测验;课堂活动
(七)分层教学班级管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班级采用动态管理,授课前两周,各层次学生达到规定要求可申请升层或降层,A层次和B层学生期末考试没有达到要求(如考试不及格)并根据学生意愿降到低一层次班。每学期课程级别一经确定不得中途变更,必须参与该级别的相关教学活动,而不得用其他级别的教学活动替代。
(八)课时与学分安排
开设2个学期:
第一学期64课时,开设16周,每周4学时,4学分;
第二学期64课时,开设16周,每周4学时,4学分
(九)排课要求及授课管理
原则上要求每名教师在同一学期需教授至少包括B、C两个层次的课务。设置固定教室和固定教师,确保师资配备公平,采用相同教材教学,但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形式不同。具体实施细则详见下表。
级别类型 | 人数占比 (百分比)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A级 | 20% | 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 争取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 教学内容较深,选题广泛,既涉及了实际生活中的实用话题,又涵盖了职业话题,主要面向一些英语学习成绩突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 |
B级 | 40% | 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 部分同学冲击英语四级通过; 英语学习兴趣稳步提升,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 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讲解和基本技能训练,授课内容多以课本为主,并适当拓展深度、广度,主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
C级 | 40% | 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 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和意识。 | 注重最基本的英语交际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基本感知,启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面向英语学习有较大困难或英语起点较低的学习者。 |
表(授课管理)
五、教学评价
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以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手段和形式可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为总结性评价,指课程结束以后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三级别统一试题;过程性评价中,A、B、C三级由“输出型”考核向“输入型”考核过渡,即C级、B级重记忆,A级重运用,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评价形式,但保持其在期末成绩中的比例不变。
六、成绩考核
(一)试卷
1. 试卷难度: 基础知识70% 运用提升10% 课外拓展20%
2. 试卷题型: 单选、阅读、翻译、写作
3. 试卷分值: 100分
(二)考核
1.ABC三层总成绩构成
A级:60%期末成绩+40%过程性成绩
试卷难度: 基础知识70% 运用提升10% 课外拓展20%
试卷题型: 单选、阅读、翻译、写作
试卷分值: 100分
过程性成绩:笔记10%、考勤10%、单词测验10%、小组展示10%
终结性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
B级:50%期末+50%平时
试卷难度: 基础知识70% 运用提升10% 课外拓展20%
试卷题型: 单选、阅读、翻译、写作
试卷分值: 100分
过程性成绩:笔记10%、考勤10%、单词测验10%、作业10%、教师打分10%
终结性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
C级:40%期末+60%平时
试卷难度: 基础知识70% 运用提升10% 课外拓展20%
试卷题型: 单选、阅读、翻译、写作
试卷分值: 100分
过程性成绩:笔记10%、考勤10%、单词测验10%、背诵考核10%、
终结性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期末试卷卷面得分不得低于45分)
2. 期末考试采用考教分离形式,由学院统一组织,采用标准试卷,统一阅卷,统一评分。
3. 考核不及格,一次补考;补考不及格,重修。
七、其他
全院上下齐抓共管,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和学风,教务部门协调统一课程设置、考试、教师、教室配备等;各院系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学生,保障分层教学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