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每个智能制造系学子的最爱。在这个特殊时期,读书会有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够让人凝心聚力,在读书中安歇脚步,寻找光亮。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亲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每一个人或许对亲情都有着自己的诠释。
教师组推荐了五本有关于亲情的经典图书,让同学们一起体会书中的亲情。
《大鱼》 丹尼尔·华莱士
推荐人
纪洪奎老师
一本父子世界最安详的童话,给每一个试图走近自己父亲的人,你们终会彼此了解。这是一个父亲一生的故事。这是父亲终其一生都在给儿子讲述的故事。巨人、大风雪、城镇、连体女人、数不清的笑话。儿子越长大,越不相信。他对父亲的故事和笑话都厌倦了。父子渐渐疏离。当父亲的一生就要过去,儿子终于潜入父亲的世界。最后,在河边,在儿子面前,父亲变成了一条大鱼,游走了。
《父母在世时你要做的43件事》高道原
推荐人
冀万文老师
本书介绍了父母活着时,我们可以做的和表达爱的方法。记住父母爱吃的食物,按时奉上零用钱,在妈妈怀里撒娇,和爸爸共舞一曲,邀请父母参加毕业典礼……朴实无华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孝敬父母不是物质上的、也不是看起来非常艰难的事情。”
作者在序言说:“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那你就是真正最幸福的人。即使二老中只有一位健在,那你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你还有机会。记住父母爱吃的食物、感受我们对父母撒娇的幸福、收藏父母疼爱我们的所有温暖记忆……《父母在世时你要做的43件事》,一本让所有子女为之动容的书,它将发起我们对“孝道”最朴实,也是最温柔的呼唤。
我是我,也是你们永远的小孩,不要让父母成为我们最痛彻心扉的遗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
推荐人
宫晓然老师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父亲用感情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在读了这本书后,你能深刻的感受到一位父亲的心理,转而也更能换位思考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周国平掏出这些刺心的痛苦记忆时,你能感受到是那么心酸,而又如此细腻。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记述了一个仅拥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为妈妈在怀孕5个月时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当父母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妞妞作手术时,已经来不及了。任何治疗都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然而,妞妞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抛弃她,或是消极的等待亲生骨肉一点点死去,他们像养育健康小孩一样细心的呵护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周国平
《外婆的道歉信》巴克曼
推荐人
赵鹏老师
一个关于爱、守护和原谅的故事,一个早熟聪慧的七岁女孩与一个古怪疯狂的七十七岁外婆的组合,一个用许多奇思妙想的场景搭建的密阿玛斯王国。
作者巴克曼以撰写专栏和博客起家,对日常极具洞察力,能极其敏锐地捕捉到日常细节,将身边小事写进他的文章。这使得他的小说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描写,都贴近生活,让读者笑中带泪,领悟人生。
外婆说,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可这样的外婆确实爱莎最珍惜的朋友,无论发生什么,外婆都站在爱莎这一面,为了她,愿意和全世界拼命。“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检查一下脑袋有没有毛病。”
可就算是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得了癌症去世了。
她留给爱莎一项任务,那就是将道歉信送给她的罪过的邻居们——一群奇奇怪怪的邻居们。爱莎带着外婆的信闯入了这些原本没有交集的邻居们的生活。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过去(不剧透)。这些没有交集的邻居们,所有原本互不相关的故事,最终都汇集到一起。
外婆仿佛从未离开过,是她引导着爱莎,教给她想象力和爱。即使无法陪伴孙女走之后的人生,也在努力教导她自信的走向未来。
《我们仨》 杨绛
推荐人
张鹏老师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品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我们都老了》,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第二部分《我们走散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杨绛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经典语录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本期图书就推荐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连线网课的桥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我们以书为伴,以梦为马,我们下期再见。
文字: 任含笑
编辑: 苗亚栋
指导老师:纪洪奎、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