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5-01-26

 高技能人才培养:要优化政策加大投入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有两条,一是企业自己培养,但数量有限;二是学校集中培养,主要由高职院校承担,但由于不少职业技术学院正陷入“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不充分——无法吸引高水平师资——缺乏办学特色——生源日益匮乏——办学经费更加紧张”的困境,导致我国企业中高技能人才奇缺。据统计,技师和高级技师在企业技术工人中仅占1.5%,高级技工也只占3.5%。

  在今年政协会上,政协委员们认为,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有系统配套和行之有效的政策。

  在政策方面,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吴正德有个建议,政府要规范职业技术教育生源市场,整顿招生秩序。为说明这一政策的必要性,他举了个例子,教育部曾出台规定,优质中职可以进行五年制高职前3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院举办”。一些中专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便在“可以”二字上做文章,以“挂靠”、“联合”等“打擦边球”的方式大肆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并进行教学,生源市场出现恶性竞争,招生“生源组织费”越升越高。吴正德委员认为,一方面要对各种招生“托儿”清理取缔,对任意许诺的“招生人员”出台政策严格制约;另一方面要对举办五年制高职前3年教育教学的中等职业教学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制定相应标准,逐年审核。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贺大经希望政府在支持职业教育机构走市场化办学、企业化经营、多元化投资的道路方面出台政策。他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社会需求,不断加以调整,有必要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他们能按社会的需求和有关法规成为一个独立的办学实体。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制定有关法规,提出业务指导建议,帮助他们做大做强成为产业集团。那种千校一面、万人读一书的状况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是行不通的。

  鉴于目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周骏羽建议,制定强化行业、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包括,对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企业减免一定程度的税收,鼓励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要求企业职工培训费必须真正用于职工的培训,可采用教育券的形式,落实到每个职工。

  一些委员们认为,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所以除了政策支持外,政府还要切实加大对职业技术学院的投入。

  “高等职业教育绝对不是一种廉价的教育,其办学成本往往要超过普通高等教育,但现在却得不到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只靠高收费维持学校生计。”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成强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应该制定职业教育经费综合标准,据此要求办学主体足额拨付,并做到逐年增长。各级财政应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优先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设立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建议教育部加强对地方政府投入职业技术学院情况的监督,将投入情况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和监督评估细则中,保证已‘普九’地区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少于全部教育经费的20%,其中高职教育经费应达到15%左右。”贺大经委员也感觉到投入是个大问题,他继续解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有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依法督促各级职业学校举办者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但是这条规定执行起来有很多不明朗的地方,比方说怎么才算“足额”?省、市两级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方面有没有共同标准?这些都需要在政策上加以明确。

  【链接】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成认为,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和自身建设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发展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

  二、经济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未能实现同步协调发展。重视上项目、引资、引设备,忽视对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企业单位招工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验实习设施设备老化,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五、教育与劳动就业政策不配套,就业制度没有很好落实。

  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发展定位不准,“以就业为导向”思想不坚定,导致学校发展与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脱节。

  二、学历教育和封闭式办学模式未彻底打破,办学灵活度不高。

  三、教师编制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四、严重缺少实习基地和先进设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

  五、职业教育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体系未能实现融通。



导航菜单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