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严少尹舍人见过不遇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
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一、诗文大意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严少尹、徐舍人同去拜访王维不遇,后来王维得知,写下这首诗致歉。前两联解释自己不在家的原因,后两联为家里人不会接待两位贵客深表歉意。
二、字词解释
严少尹:即严武,757年9曰至758年6月,为京兆少尹。徐舍人,指徐浩,为中书舍人。
公门:官府之中。
穷巷:简陋的小巷。
故人:友人。
篮舆( lán yú)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
《宋书陶潜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抬)篮舆(竹轿)。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 亦无见也。”
避白衣:白衣,指王弘。据《晋书:陶潜传》载,王弘从元熙中临江州,”甚钦迟之, 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
乘篮舆与避白衣:用王弘与陶渊明的典故。
白衣:1.白色衣服。
2.[古]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
3.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荆扉 (jīng fēi):柴门。
倾茶碗:喝干碗中的茶。
三、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人,遂为河东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