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进士贩茶
梅尧臣
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
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津头吏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
三日夏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
百端得钱事酒炙,屋里饿妇无糇粮。
一身沟壑乃自取,将相贤科何尔当。
一、解释
1.题下原注:“自此宣州,至和二年五月后。”言自此以下诗写作的时间、地点。
2.笥(sì):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3.官司(guān si)指诉讼:打~。吃~。旧时泛称官吏或政府。
4.酒灸:酒肉。
5.糇(hóu)粮:干粮。糇,干食也。从米,从侯,侯亦声。"米"指粮食。"侯"指古代地方诸侯。"米"与"侯"联合起来表示"地方长官因公出差或率军出征所携带的干粮"。《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干糇以愆(qiān,过错,过失)” 。意思是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
二、评析
此诗写进士贩茶,不啻是一幅儒林群丑图。作者先写江南茶乡社会环境之险恶,再写进士贩茶的种种丑态:为掩人耳目,竟将茶叶隐藏在“史笥经箱”之中,但终究难逃法网,在津渡口被吏卒捕获。官司看在儒生份上,将他们释放后,他们竟然来到城里宣讲孔孟,“百端得钱事酒灸”,却全然不顾家里饿妇无糇粮。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进士贩茶的实质是“浮浪书生亦贪利”,像这样的进士乃是私欲难填,咎由自取,又怎么能够担当“将相贤科”呢?全诗笔锋犀利,语言尖刻,情调诙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讽刺意味,是历代茶诗中少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