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亭》
苏辙
山回不见落银潢,余溜喧豗响石塘。
目乱珠玑溅空谷,足寒雷电绕飞梁。
入瓶铜鼎春茶白,接竹斋厨午饭香。
从此出山都不弃,满田粳稻插新秧。
一、解释
银(yín)潢(huáng):天河,银河。
喧(xuān)豗(huī):1.形容轰响。 2.犹纷纭;纷扰。豗:1.撞击;相斗。2.喧闹。3.拱土。4.通“虺”。疲极而病。
溜(liù):1.水流。2.用以指瀑布。3.流;淌。4.湍急。5.用以指急流。6.瞥视;扫视。
目乱:眼花缭乱。
珠玑(zhūjī):1.珠玉。2.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珠玑续向笔头生。3.形容声音圆润清脆:十三弦上迸珠玑。
二、简评
此诗是游庐山山阳七咏之一,所以吟咏的是庐山漱玉泉,“入瓶铜鼎”指以瓶汲泉,然后用铜鼎烹茶,“春茶白”的“白”字值得注目,唐代茶一般是绿色,而到了宋代饮茶则崇尚白色,当然这里有煎茶、点茶等不同饮用方式的区别。此诗首联写未看到漱玉泉,就听见山中飞流轰响。颔联写泉水声音清脆,水势激荡,让人眼花缭乱。颈联写泉水滋味甘甜,用铜鼎烹茶,茶汤更白,用来煮饭,味道更香。尾联写泉水从漱玉亭流到山外,浇灌一茬粳稻后,用来再插新秧,旨在表达水的泽被万物。
从泉水的声音写起,然后写水势、滋味,最后写泉水的泽被大地,让人身临其境,似听见水流之声,鉴赏到泉水之美,感受到泉水之清凉,结尾 “满田粳稻插新秧”用即将熟了的粳稻和即将插下的新秧,表现诗人对泉水长期泽被万物的感恩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