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二首》
苏辙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蒸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一、解释
蘖:读音为(niè)1.草木砍伐后长出的新芽。2.开端;萌生。3.通“孽”。妖孽;邪恶。又读音为(bò):同“檗”。
黄蘖:也称黄檗(huáng bò),是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色,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可以制造枪托,茎可以制黄色染料。树皮可入药。也作黄柏。
枿(niè):1. 古同“蘖”(a.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如“山无槎~。”b.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如“今洲上犹有陈根余~。”)。
阳和(陽和yáng hé):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2.借指春天。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4.喻指和悦的脸色。5.阳气。6.祥和的气氛。 7.借指佳音。
无余:1.没有剩余、残留。 2.指没有余留之物。 3.指没有多余资财。 4.佛教语。指无余涅槃,即是解脱的境界,它没有了三界的束缚,一切皆妙有。
霰雪:1.雪珠和雪花。 2.借指霰雪落地声。
耿:本义:耳贴于颊。通“炯”,明亮,光明。
耿耿:1.光明,如“耿耿星河”;2.形容忠诚,如“忠心耿耿”;3.心里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怀”。
依依:1.留恋,不忍分离,依恋不舍的样子,如依依惜别。2.柔弱。依恋不舍。3.形容树枝轻柔随风摇动的样子,取自《诗经》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4.依稀:依依灯火光,去去门巷曲。
秀色:1.秀美的容色。 2.优美的景色。
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大庾岭上梅花,古来有名。因岭南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
花须:指花蕊。
一粟:1.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 2.喻物之细微渺小。
腊雪: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发地:1.拔地而起;起自地面。 2.谓地表土壤疏松。
开落:1.(花的)开放和萎谢。 2.谓张开和收落。 3.犹除名。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比数(bǐ shù):相与并列或是考校计算的意思;相提并论。
来岁:来年。
枯叶:干叶,败叶。
天真:这里指心地纯洁直率。
二、简评
这是意境维美,香气袭人的茶花诗!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本来在芽茶像麦粒一样大小的时候,已经被人翻山越岭地采尽,忽然发现几朵茶花犹如雪花飘到枝头绽放。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写茶花颜色像长在山崖上随风摇动的菊花,淡雅明丽、清香扑鼻;如大庾岭上的梅花,随风摇曳,秀色迷人。茶花结籽,经历冬天寒冷仍可种植,开辟一亩荒原耕种茶籽,期待来年绿满人间。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闻香不够,观看也不解心头喜爱,爱不释手地准备回家播种还是不过瘾。无奈,诗人摘下花蕊细细咀嚼,闭目凝神品茶花——那滋味悠长悠长,仿佛整个春天的讯息从舌尖弥漫到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摘下花朵发现还有嫩芽藏在叶底没有冒出,经过腊雪风寒,略显清瘦,不过春雷一响,立刻就展头露角了。
“开落空山谁比数,蒸烹来岁最先尝。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在幽深人少的山谷,花开花落无人问,冬去春来,却成为人们最先尝到的美味。枝条干枯了,叶子僵硬了,牛蹄、羊蹄踏过了,然而香气依然,风骨犹存!
我理解“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既是对茶花香气、样貌、特性的写照,也是对君子气度、精神和品格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