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中一首)
苏辙
眼看东邻五亩花,茅檐竹户野人家。
过墙每欲随飞蝶,归舍谁怜已莫鸦。
幽客偶来成晚饭,野僧何日寄新茶。
三年气味长如此,归计迟迟也自嘉。
一、解释
眼看:眼见;目睹。
东邻:东边的邻居。
茅檐: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竹户:竹编的门。
野人:泛指村野之人、农夫。士人自谦之称。借指隐逸者。
幽客:指隐士。
野僧:山野僧人。
归计:回家乡的打算、办法。
迟迟:舒缓,从容不迫的样子。
二、简评
此诗是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中的第二首。第一首对环境进行了描述:新竹贴着墙还没有长大,墙东的桃李树已成林,池塘的草长得甚是茂盛,黄莺在村落中啼叫。此诗另辟蹊径,写看到东边的邻居花草繁盛,茅草房檐,竹编大门,颇有田园之美。
“过墙每欲随飞蝶,归舍谁怜已莫鸦”:“蝴蝶爱悠扬,不肯轻飞过短墙”,过墙的时候,看到蝴蝶生机勃勃,然而回到驻地,却是无人话凄凉。
“幽客偶来成晚饭,野僧何日寄新茶”:幽客偶然来家坐客,吃罢晚饭,想起品茶,不知深山居住的僧人何时寄来新茶。
“三年气味长如此,归计迟迟也自嘉”:三年来,生活常常如此,在哪都是这般场景和滋味,所以回家乡的打算长一点、缓一些也是嘉许的。